新蒲京(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汉语言文学

专业定位

汉语言文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成绩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按照国家本科标准和新文科建设理念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以及中外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相关实践的能力训练,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熟练的写作能力,掌握中小学语文教育、行政文秘、文化产业创意的从业技能。毕业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行政文秘以及文案写作、文化创意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成为文化产业部门、中小学教育、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媒体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新蒲京“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知识,掌握1门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

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 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坚定的人格力量。

◆ 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 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 具有批判性思维。

2.知识要求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文化的基本理论。

◆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美学、人工智能工具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 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产业和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3.能力要求

◆ 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备基本的文化创意和语文教育的从业技能。

◆ 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领域,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热情和能力。

◆ 能够从事中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受过中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法和教学技能。

◆ 掌握文学创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文案创作的能力。

◆ 具备厚实的汉语言和文学的功底,扎实的母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兼备企业文秘、行政管理工作能力。

◆ 能够敏锐感知并深入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掌握乡村文化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在本领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对外汉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

为什么选择汉语言文学

◆ 本专业是按照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创办的融合性、职业化、技术型的新专业。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以语文教育、文案创意、行政秘书为职业目标,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从业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 本专业具有众多的就业岗位群。本专业为四年学制,其中前两学年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后两学年分别完成中小学语文教育、创意写作、行政文秘的专业方向课程。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新闻媒体、中小学校、文化产业公司、社会组织等,部分学生还可以继续读研深造。在关联课程方面的调整和拓展,极易形成明显的专业优势。

◆ 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的模式构建课程集群,学生既可以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能够养成深厚的文化修养,拥有较高的文化智慧。同时,跨学科的课程学习又可以养成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对职业技能的实践培训和对智能技术的集中教学,可以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

总之,本专业可以为毕业生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开学时间
  • 院系 新蒲京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北校区
  • 学位证书 文学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课程体系

按照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教育部建设新文科要求、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的课程分为四大类: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对应1+X证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立了三个模块:行政文秘、创意写作、中小学语文教育,每个模块开设4-6门课,形成“全面发展+专业特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模块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

模块化课程

思修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中国近代史纲要

军事理论

就业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英语

创新设计与创业基础

大学体育

……

 

专业导论

现代汉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础写作

外国文学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概论

美学原理

文字学

……

小说鉴赏

中国古代散文鉴赏

中国书法

唐诗宋词鉴赏

学术论文写作

岭南文学史

校企双元课

……

 

分体写作实训

文案创写

语文教学技能

乡村文化调研

毕业实习

文化采风

……

 

1.创意写作模块

创意写作概论

创意思维训练

新媒体文案创作

……

2.文秘模块

秘书学与秘书实务

公文写作

管理学

……

3.中小学语文教育模块

教育心理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教材研究

……


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


实践课程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语文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乡村文化调查、新媒体写作实训、文化创意策划训练、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教师资格考证培训、其他职业任职资格证培训


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条件完备、教学设施和场室满足实践实训教学的需要。

已经建成的教学设施和场室主要有:

1. 教学设施:多媒体课室、校园网络、计算机/电脑、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演示白板、活动室/会议室等;

2. 与其他专业共享实训场室:普通话语音实训室、文本编辑室、台词/配音实训室、演播厅等;

3. 普通话测试站

4. 校内实习基地:四大校园媒体(白云学院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官微公众号)等;

5. 正在建设的实训场室主要有:文案写作/创意写作实训室、微格教师技能实训室;

已经开发的校外实习基地:5处。

就业前景

广东经济文化发展强劲,人口出生率逐年增高,外来人口多,公立、民办私立中小学校数量逐年上升,中小学语文教师即将成为稀缺资源。随着大湾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国家振兴乡村文化政策的实施,为本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岗位群:文秘、新闻、宣传、公关、广告、文案、创意写作、策划、网络文学、出版编辑等,这些岗位均以语言文字表达为核心工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前景广泛。

毕业生可以在下列岗位就业:

1. 各类文化产业、文化机构岗位从事广告策划、网站官微营运与维护、文案写作、出版编辑等工作;

2.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岗位从事公务员、文秘、宣传、策划、品牌推广、乡村文化整理等工作;

3. 公办中小学校、民办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岗位从事教育及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总数17人。全部教师均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35%;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1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29%;40岁(含40岁)以下的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47%;“双师双技“型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71%; 

专任教师

许光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
邵子华,教授,硕士学位
张绪平,副教授,硕士学位

企业导师

樊付军,中共党员,高级企业培训师